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_官方网站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宇宙跃迁者/折叠宇宙系列

  • 定价: ¥49.8
  • ISBN:978753396652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文艺
  • 页数:344页
  • 作者:郝景芳|责编:陈园
  • 立即节省:
  • 2021-11-01 第1版
  • 2021-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如果说《北京折叠》让郝景芳的作品广为人知,那么《宇宙跃迁者》对其更加意义深远。本书既融入了郝景芳对于人类文明、宇宙进化的独到理解,也与地球文明的内部冲突相勾联,既巧妙地将外星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联系起来,解答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未解之谜,也探讨了超级AI、区块链等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问题。

内容提要

  

    《宇宙跃迁者》讲述了2080年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发现宇宙文明体系的故事。
    2080年,地球上处于战乱状态,太平洋联盟和大西洋联盟常年征战不休,在这种纷乱的背景中,掌握家族秘密使命的年轻女孩云帆,确认外星飞船即将造访地球,隧与青年天文学家江流、军事研究所所长齐飞、退役战斗机飞行员常天组成行动小组,飞入太空,与外星人发生了直接沟通,并了解到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外星文明多次造访,协助人类历史发展,并希望人类可以加入宇宙协作文明,共同捍卫宇宙和平秩序。面对各方势力的争夺,宇宙跃迁正式开始……

作者简介

    郝景芳,生于1984年,曾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7年开始正式在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小说散见于《萌芽》、《科幻世界》、《文艺风赏》、《青年文学》等刊物。曾出版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回到卡戎》,短篇小说集《星旅人》,文化散文集《时光里的欧洲》。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入围第74届雨果奖。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信号
第二章  秦陵
第三章  夜战
第四章  劫持
第五章  四人
第六章  启航
第七章  和解
第八章  钥匙
第九章  解码
第十章  穿透
第十一章  死生
第十二章  信息
第十三章  文明
第十四章  跃迁
第十五章  使命
第十六章  回归
第十七章  保护
第十八章  失散
第十九章  抉择
第二十章  携手
后记

后记

  

    《宇宙跃迁者》这本书,是我“折叠宇宙”系列六部曲的第一部。
    在这本书里,我希望探索中式科幻——中国古典美、武侠与科幻的结合。这个方向很难,因为科幻代表着刚硬冰冷的科技和快速变化的未来,很少能和悠长静美的古典美相结合。但是我很爱中国古代文化和美学,很希望将它们也带到未来,而不会被时光尘封掩埋。
    中国古典美,第一在于洗练,第二在于高洁。这都可以和科幻结合。
    想将中国文化带入科幻的另一重尝试,是对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理解翻新。无论是典籍,还是经典技艺,都可以在科幻的语境中获得另一番呈现。
    有人说:你这样编派中国历史,说中国文化都是外星人传授,是不是否认中国文化呀?对这个问题,我想反问一句:当有一个人说“金字塔一定是外星人建造的,否则难以理解”,你觉得这是夸赞古埃及文化,还是否认古埃及文化?毫无疑问,这当然是夸赞古埃及文化。因为古埃及金字塔技术实在是太高超,超出现代人类理解范畴,才会有“外星人建造”的感叹。
    当我们合上小说,从完全虚构的世界里跳出来,问我们自己一句:如果没有外星人奇迹,该如何理解我们中国先人的伟大成就?答案是:尚有很多未解之谜。
    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要写这样一本小说——用故事中杜撰的传奇,来衬托现实中历史的神奇浩瀚。在没有外来力量相助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做出了如此大的成就,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呀。于是我很想把那些伟大的经典写下来,写进现在与未来。书中涉及的经典故事里涉及的典籍、器物和遗址大概包括这些:“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出自《尚书·商书·汤诰》。《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典籍。“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我在《道德经》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和光同尘,吾归万物。“非攻”:墨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最早出自墨子与公输班的虚拟对决,一攻一防,精彩纷呈。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里有描述。玉琮: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重要礼器,工艺发达,造型精美,上面的神人兽面纹是后世很多纹理的起源。良渚文化的发达和突然消失至今在考古学领域成谜。良渚文化村环境优美,值得访问。青铜:中国的青铜器在发源之初就有较为成熟发达的器型、独特的工艺。商周青铜礼器是世界古代历史的璀璨瑰宝。它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至今有很多未解之处。安阳殷墟博物馆,值得访问。阿房宫:近年来考古发现显示,阿房宫遗址并没有火烧的痕迹,甚至很可能没有建成的建筑。我有个朋友曾在阿房宫遗址做遗址保护,设计博物馆,他说遗址出土的瓦当直径都有一米多,比普通建筑的大不知道多少倍。最终神秘难解之处还是很多。秦陵:秦陵地宫的构造和建造历程,今天仍是考古学中极大的谜题。为了保护历史遗迹,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挖掘,给人极大想象空间。传说中铜飞鸟是秦陵地宫中的器物,汉代就有看到铜飞鸟飞出秦陵的民间传说。十二金人:传说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制成十二金人,但是最终下落不明。写作时间线下面我来说说这本书的写作时间线。《宇宙跃迁者》这本书,早在十几年前就有雏形。当初在物理系上学时,有一段时间着迷于宇宙生命的诞生、智慧文明的诞生、秩序的诞生,特别热衷于看有关熵和自组织的书,一直想写有关物理与文明的故事,但是写不出,只写了很多碎片。宇宙中最难解的问题之一,就是秩序如何从无序中诞生。正常物理过程总是朝着均衡、无序方向发展,但是有两类复杂系统除外,一是生命,二是文明。我试图探索物质与信息、意识与文明的发展过程,这是我写作中持久的兴趣母题之一。2010年,写了短篇小说《阿房宫》,是云帆祖父云达的故事。表面上是写云达和秦始皇荒诞的相遇,深层次是想探讨:文明如何建立于平凡人——而不是圣人_的基础上?自私而又有恻隐之心的普通人,到底是如何协调,自组织产生社会秩序?自此之后,就在酝酿《宇宙跃迁者》,想写宇宙文明的产生。读研究生期间,也开始对中国古典文明产生兴趣,参与了清华北大社会学系和哲学系联合开展的一门课:封建社会。当时老师们的共识是:中国是个早熟的社会,自秦至清的这段社会不是封建社会,但也无法命名是什么社会。后来就经常看这方面的书,甚至想做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研究,但被工作难度劝退了。……云帆的不安全感,在于自童年起就感受过的来自父母的分裂。云帆是一个觉知力极强的孩子,而又容易有向内归因,这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诅咒。云帆的父亲,在流言中死去。这个世界上,最难判定的是有关陌生人的真相,仅凭只言片语和印象,在网络上判人生死,这样的事情到了2070年依然存在。积毁销骨,众口铄金。因此她难以相信这个世界。即便是通透如常天,被所有人批评辱骂,也会难过低落。每一个人,总有一天需要面对内心暗影的部分。敢于面对暗影,才有可能成为新的自己。他们四个人,会在层层阻隔与困境中艰难成长。在未来的旅途中,遇到的压力和艰险会甚于第一本书,但是他们看见过自己,也感觉到相互之间背靠背的温度,因此敢于面对未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星空无眠,世事无常。拉近人与人关系的永远只是四个字:性情中人。他们终将承起世界的力量。文学与信息子故事中,常天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也许美好的事物是短暂的,但美好是永恒的。我很感谢这个过程中,我阅读的书、遇见的人、旁观的美好带给我的灵感。文学艺术创作,就是抓住那些逝去的信息子。现实世界每秒都不停留,阴错阳差,一直在变,亦有很多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无奈。如果真有信息子,那么一切都会留存。好比一朵美丽的花,终究会逝去,终究荡然无存。但是它的美是永存的。花存在于现实世界,美存在于信息子世界。我们永远都不能强求现实世界事事如愿,但我们永远可以感谢生命里遇见的美。因此,我感激生命里一切见到的美好。是我曾经见过的所有美好,留在信息子,让我变得更好。惊鸿一瞥,此后相忘于江湖。郝景芳2021年9月【全书完】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炮弹引爆的时候,酒吧里的吊灯又微微一震。
    吧台上的酒杯跳了两步,液面晃了晃,但没有洒。从窗口依稀可以看到远方亮起的火光,火光把山丘上的房屋照亮,轮廓尖锐。沿着海岸线,也有一缕海水亮起,闪烁模糊的橙黄色,涂抹在沙滩和浪的交界处。
    远处的深海还是陷入漆黑,静静磅礴,有被巨兽吞噬般的幽暗。年轻男人很想端起酒杯,但忍了忍,没有动。这已经是晚上第三次亮起的火光。
    这个叫江流的男人,约莫二十六七岁,清秀俊朗,肤色白而脸颊瘦,半长的头发微鬈,身上的花衬衫扣子解开三颗,耳朵上戴着恒星造型的耳钉,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对着来往的客人眼波流转,是任谁都会微微心动的优雅俊美的模样。要不是还在跟投影里的人对话,他真的很想端起杯子,把余下的波本都灌人喉咙。但他还是忍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他的左小臂上显示出蓝莹莹的光,仔细看过去,是类似于藤蔓的文身发出的光,环绕手腕一周,从远处看就像手镯。蓝光所到之处,有投影画面产生,此时此刻,在江流面前的桌子上就投影着一个面容姣好的中年女人,头发盘在脑后,一丝不苟,眉毛微微上扬,显得气场十足。
    江流很难听清母亲在说什么。一方面是因为噪声,远处的轰炸、近处酒吧的音乐和喧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跟母亲对话的时候,已经形成一种下意识的屏蔽习惯,似乎在耳边形成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在语言的水流里行进,却不让一个词语漏进来。他听母亲说话的时候,总有一种真空般的安静感。
    他调整了—下耳机。他的耳机远看像是耳骨夹和耳钉,甚至有点妖娆。但即使调整了音量,他依旧听不进去。
    人类生命苦短,为了相互交流浪费了多少时间啊,江流想。又一声炮轰,漆黑的落地玻璃被映成橙色。
    “好,我知道了。”江流说。
    “这次你一定得说好了。明早六点就上飞机。这不是儿戏,不是闹着玩儿的!”母亲说,“我是费了半天力气,才让你二叔从布鲁塞尔申请了禁飞区的通行卡,就为了你小子。你可不能不答应。听见了没?”
    “听见了,听见了。”江流说。
    “这次轰炸的目标真的离你很近!不走要死人的!”母亲瞪着眼睛,“我不是开玩笑。”
    “好好,不开玩笑。”江流说。
    “还有,你爸爸最近很生气。你明知道他不喜欢你参与暗事。你小心点。”
    “知道了。”
    他和父母的应答总像出自身体里的一个自动答录机,一直在说,却没有真正在说。他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了这个模式。也许是十二岁?也许是十岁?也许更早。可能是因为哥哥姐姐总是积极热情地回答父母的问题。在那些早餐餐桌上——“如何才能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均衡资产配置,买反向产品做对冲。”“更好的大数据宏观研究。”“江流你说呢?”“啊,我同意。”诸如此类。每当这种时候,江流总是不想说话。他自顾自地跷着脚低头上网,反正有哥哥姐姐呢,他已经习惯了。
    江流听到自己声音空洞,像AI模拟出来的声音。他很想去抓手边的杯子,眼睛忍不住瞟过去。只要一口就好了,冰凉的波本。
    “还有,”母亲最后说,她顾盼生辉的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仿佛想要把他看穿,就像她每次在公司董事会上盯着不怀好意的股东一样,“你别以为你那点浪荡事我不知道,你少给我招惹各种不三不四的人。你要是乱交朋友,看我回来不打断你的腿。”
    “好,好,你就别管我了。”江流挂断了通话。
    酒保见他挂了通话,踱着步子来到他面前。酒保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和蔼大叔,看上去是亚洲血统和高加索血统的某种奇妙混合。
    酒保把第五杯波本放在江流面前,笑了—下说:“再来一杯?”
    “算了。”江流摆了摆手,却在酒保把酒端走的那一瞬间,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遗憾。于是他又招了回来:“还是再来一杯吧。多一杯,也不碍事。”
    也许喝一杯就少一杯了,江流想。他相信母亲带来的消息,父母在欧洲、美国和东南亚的关系网每分每秒都在同步消息,以确保他家的全球生意不会被战火影响,因此,母亲说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很可能来自大西洋联盟的某些政要。江流确信,这样秘密的消息,眼前这些沉醉于酒精和寒暄的人都不会知道,他们依然沉醉于夜夜笙歌。但不知为什么,他又有一种感觉,这些人从某种程度上也一定知道这些事,自从他们逗留在这座三条战线交汇的海岛,就已经对这样的前景心知肚明。只是或早或晚的事。
    江流来到夏威夷大约32个月了。这些岛屿他在年幼时都曾经到过,但都是跟着父母和哥哥姐姐度假,他对海岛的印象就是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和碧海银沙。小时候的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海岛作为战争争夺点的意义,对于儿大联盟来说都像肉骨头。
    “戴维,”江流对酒保说,“你今晚帮我传个消息。说太平洋岛屿争夺加剧,即日起,冲突升级,让岛上所有天赏的人都立刻准备好对家人朋友的保护,尽量转移到地下。”P1-3

 
Baidu
sogou